当好桥梁携手走出去 钢贸商开拓海外市场大有用武之地

2015-09-17 08:51 来源: 我的钢铁网

“钢贸商要开拓海外市场,必须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的‘桥梁’,携手‘走出去’。”这是近日一些钢贸公司的老总在接受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采访时所提出的经营思路。这一理念,已经成为当前钢贸企业在新常态下开拓海外市场、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共识。

加强沟通扩大间接出口量

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五波公司)董事长任庆平对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表示,近年来,五波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,与机械制造业、钢结构制造业等下游终端用户合作,承接国外工程项目。五波公司为这些项目提供所需的钢材,实现了钢材的间接出口。

任庆平说,我国钢材的间接出口量很大,船舶、机械、家电、钢结构、铁路等产品的出口,以及承接建设国外重大工程,都带动了钢材的间接出口。目前,我国钢材的间接出口量与直接出口量基本是11的比例。前几年,我国的钢材间接出口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。这些间接出口的钢材,还不会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。因此,这是钢贸商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的一条便捷路径。

“不过,现在钢材的间接出口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经常被卡在‘标准’上。”任庆平说,“五波公司承接到一个工程项目的钢材供应合同,其中有6000吨热轧H型钢。按照工程设计规定,该热轧H型钢必须符合美国的标准,即‘美标’,而不是我们的‘国标’。这就需要钢厂协助,按照美标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。”

任庆平表示,生产美标产品,钢厂在冶炼工艺上没有太大问题,只需对合金元素做些调整,问题出在轧制工艺上。按照美标,轧辊孔型等需要改变,钢厂要重新配备一套轧辊。一般一个规格需要一套轧辊,一套轧辊就要1000万元~2000万元。钢厂愿意投资吗?如果钢厂接到的美标热轧H型钢订单数量大,就乐意投资,毕竟按美标生产的钢材,其售价比国标的钢材高出500元/吨~600元/吨。反之,如果订单数量较少,只有200吨~300吨,钢厂自然得考虑企业的效益和承受能力。

“这里,就需要钢贸商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的‘桥梁’。钢贸商要把下游终端用户的用钢情况,以及国外标准的钢材需求量、质量要求、交货情况等,及时向钢厂传递。钢贸商可以把终端用户所需的国外标准钢材集中起来,达到一个规模效应,促使钢厂改进轧制工艺,按照国外标准组织生产,让钢厂有利可图。这就是钢贸商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‘桥梁’的目的所在。”任庆平说。他透露,现在国内已经有一家钢厂按照美标要求,对轧制工艺进行调整,能够生产美标的热轧H型钢。五波公司承接的6000吨美标钢材,在生产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。

优势互补将产能转移到国外

在采访中,一些钢贸公司的老总向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表示,在新常态下,传统钢贸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钢铁行业从前几年的阶段性产能过剩,已经发展到如今的全面过剩。钢贸商要继续发展,必须积极拓展终端客户的销售渠道。这一终端市场,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。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、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的情况下,“走出去”开拓国际市场,是钢贸商在新常态下生存发展的一条出路。
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钢铁电商、网上交易、期货市场等各种钢铁贸易业态日渐兴起,钢材的贸易链越来越短,终端用户与钢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,留给钢贸商的空间越来越狭窄。“做长产业链、做短供应链”的营销模式,成为时下钢贸企业的经营宗旨。“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之间的‘桥梁’”这一经营理念,也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。

有家钢贸公司在当好“桥梁”中进行尝试,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该公司在开拓非洲建筑钢材市场的过程中,掌握了当地的钢材需求情况和钢材交易特点,然后将这些信息与自己合作的钢厂进行交流和探讨,最终一起在当地建了一家钢铁生产企业。他们将产能转移到国外,利用当地的废钢资源和原料,吸收部分当地劳动力,专门生产螺纹钢,然后在当地销售,最终实现了厂商携手“走出去”,拓展了海外市场。

在新常态下,钢贸商与钢厂合作“走出去”的路子十分宽广,前景相当广阔。在拓展终端市场上,钢厂与钢贸商是“连体兄弟”,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。钢厂、钢贸商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,两者合作应该是优势互补、共生共荣、互利互惠。钢厂、钢贸商合作,可以先带动钢材的直接出口、间接出口,最终实现产能出口。

拿任庆平的话说,“去产能化”是“十三五”钢铁行业产业调整的方向,钢厂与钢贸企业联手,将产能转移到国外,这是钢材出口的最佳境界。

[需要查看更多数据,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]

相关文章

钢铁资源

请输入关键字,如品名、公司名、规格、材质、钢厂、电话